——“十五”以来南京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回眸

“十五”时期的五年,是南京现代化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是310直播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五年,是310直播网战胜困难、负重前进的五年,也是310直播网创新发展、活力绽放的五年。五年来,310直播网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围绕富民强市、“两个率先”目标,抓住发展第一要务,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特色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较好地完成了“两个率先”的目标任务。

一、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进入“十五”,310直播网生产总值在2000年突破千亿的基础上,仅用4年时间就实现了翻番,2005年生产总值达到241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00年增长94.6%,年均增幅达14.2%高于“九五”平均增幅2个百分点,超过“十五”目标4.2个百分点。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为40887元。

“十五”期间,南京作为充满经济活力的城市,全市经济在全国、全省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在“九五”期间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增幅3.6个和1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次发力,上行至高于全国、全省增幅4.7个和1.3百分点的快速通道。2005年310直播网开展的“中国综合实力城市”评比中,南京位居第7名。经济总量在副省级市的排名也由2000年的第9位上升至2005年的第6位。

 

                                GDP增幅对照                           单位:%

 

南京市

江苏省

全国

九五平均增幅

12.2

11.2

8.6

十五平均增幅

14.2

12.9

9.5

 

            

二、物质供给水平大幅提升

“十五”期间,310直播网上下积极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推动了物质供给水平的提高。

1、工业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十五”期间310直播网工业投资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5年310直播网工业投资达到582.04亿元,是2000年的5.4倍,五年累计工业投入1795.19亿元,是“九五”累计投入的3倍多。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也由“九五”时期的32.1%上升至38.8%

投入的增加带来了生产能力的提升,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2005年,310直播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到4063.48亿元,是20001602.79亿元的2.5倍。2005年,我市电子信息、石化、钢铁、汽车四大产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2903.19亿元,其中,石化、电子产业总产值规模突破千亿元,分别达到1279.16亿元和1028.00亿元。截止2005年末,310直播网已有239家工业企业的年销售规模在亿元以上,其中1050亿的有35家,50100亿的有5家,100亿以上的有6家(比2000年增加3家),其中有4家首次超过200亿。

2、农业生产稳步增长

2005年农业产值达到155.38亿元,比2000年增长46.1%。肉类总产量由2000年的11.7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19.81万吨;禽蛋总产量从6.9万吨增加到8.3万吨;牛奶总产量从6.7万吨上升至13.8万吨;水产品产量从12.9万吨上升至18.04万吨。

农产品供应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增强,“十五”末310直播网累计通过省级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达190个;通过省级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总面积达188.42万亩。

2005年末节水灌溉面积达到53.30千公顷,比2000年增加了20.84千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174.45万千瓦,比2000年增加了7.91万千瓦。

三、经济结构调整取得实效

1、所有制结构得到调整

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310直播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05度,我市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893亿元,占310直播网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37%,比2000年增加了10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820.42亿元,占310直播网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4%

从支撑经济增长的投入力量看,民间投资十分活跃,占310直播网投资的比重呈逐年攀升之势,由2001年的27.54%上升到46.69%

“十五”民间投资比重表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27.54

30.38

33.36

42.44

46.69

2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十五”以来,我市抢抓国际制造业向长江三角洲集聚的重大机遇,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第一方略。2005年310直播网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043.18亿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多,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06.6%,年平均增幅15.6%,高出同时期GDP增幅1.4个百分点,其比重由2000年的39.6%上升至2005年的43.3%,上升了3.7个百分点。工业的快速增长使三次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三次产业的比重由5.445.848.8调整为3.349.846.9,一产、三产分别下降2.11.9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变动比较

年份

GDP

(亿元)

产业结构 %

一产比重

二产比重

三产比重

2000

1073.5

5.4

45.8

48.8

2001

1218.5

5.1

44.7

50.2

2002

1385.1

4.7

44.1

51.2

2003

1690.8

4.1

47.5

48.4

2004

2067.2

3.6

48.6

47.8

2005

2411.1

3.3

49.8

46.9

 

3行业结构继续优化

一是发挥比较优势,推进农业经营的方式调整。“十五”期间,我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调整方向,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形成区域、创造特色”的原则,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功能调整。五年共完成中低产田改造50.9万亩,310直播网粮食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由“九五”末的45.954.1调整为36.963.1。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由2000年末的67%提高到200580%

二是转变增长方式,促使工业生产的优化升级。“十五”期间,我市大力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的外向度和高新度。2005年,我市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额达到“九五”末的2.5倍,同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产值1236.80亿元,占310直播网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30.4%。与此同时,310直播网以开发区为载体,引导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形成集聚效应,提升产业集约化发展水平。2005年,三大国家级开发区实现增加值379亿元,占310直播网GDP的比重达到15.7%,比2003年时提高了3.6个百分点,对我市工业经济的增长作出重要贡献。

三是发掘内在潜力,擢升科教文卫体的发展水平。伴随着“十五”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已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温饱,精神文化及医疗保健等更高层次的需求显著提升,而我市服务业的发展正朝着与需求相衔接,与现代化中心城市地位相匹配的目标前进。数据显示,“十五”期间,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增加值年均增幅为18.8%;教育业为15.2%;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为17.1%;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为15.2,均高于三产平均增长速度。科教文卫体事业的发达程度在一定层面上体现了社会文明的程度,它们的快速发展说明我市服务业正在实现着层次上的优化和转变。

四、投资消费需求得到释放

我市坚持贯彻“九五”以来国家“扩大内需”的方针政策,并将其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积极引导消费,有序扩大投资,使投资和消费竞相发展、互为促进,共同拉动我市经济的快速、稳定、高效地向前推进。

1、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大

“十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迅速,“九五”时期投资低位徘徊的状况大为改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大幅提高。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占GDP的比值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绝对值(亿元)

GDP比值(%

2000

412.2

38.4

2001

464.9

38.2

2002

603.0

43.5

2003

954.0

56.4

2004

1201.9

58.1

2005

1402.7

58.1

2005年310直播网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02.72亿元,是2000年的3.4倍。“十五”期间,全社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4626.5亿元,为“九五”的2.53倍,年平均增幅为27.8%

“十五”时期,城市建设累计投入1250亿元,建城区面积由原来200多平方公里扩大到了近513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比“九五”期末提高近20个百分点,达到76.3%

2005年房地产实现的投资额达到296.14亿元,是2000年的3倍。“十五”期间,房地产开发累计投资1021亿元,年均增长24.4%2005年来自310直播网房地产业的税收达40.88亿元,比2000年增长近3.8倍,五年平均增速高达43.4%,高出310直播网税收平均水平24.1 个百分点,成为310直播网税收增长的强劲引擎。

2、消费规模不断扩大

“十五”期间,我市的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在城区,我市启动实施河西中央活动区等现代服务业十大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等五大中心。在郊县,我市以“三城九镇”建设带动农村商品新流通体系的构建,积极面向“三农”调整服务业态和服务方式,促进农村商贸流通业的改造升级。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南京与本市各县及周边城市的道路全部实现高速化,一个以南京为核心,涵盖镇江、扬州、马鞍山、芜湖在内,拥有2000多万人口、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的“一小时都市圈”逐步形成。

2005年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规模达到1005亿元,是2000年的近两倍,年均增长14.5%,总量在全省始终保持第一。2005年批发零售业共完成增加值274.92均增长15.1于三产平均增幅1.4百分点。2005年来自批发零售业的税收达61.29亿元,比2000年的22.34亿元增长了1.7倍。

五、对外开放程度明显提升

310直播网开放型经济借加入WTO和国际资本、产业向长江三角洲聚集的契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实施对外开放战略,千方百计扩大出口,积极稳妥地引进外资,加快“走出去”步伐,经济国际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外向型经济成为我市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拉动力。

1、对外贸易取得历史性突破

对外贸易取得历史性突破,呈现积极向上的发展势头,2005年310直播网出口总值达到了142.5亿美元,是2000年的2.65倍,年均增长21.5%

一是贸易方式呈效益型增长格局。 2005年我市的一般贸易出口81.9亿美元,增幅为23.7%,占310直播网出口份额的57.5%,超过加工贸易15.4个百分点。二是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2005年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规模分别达到29.0亿美元和74.6亿美元,两者占310直播网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72.7%。三是外资企业出口增长步伐加快。2005年我市的外商投资企业出口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完成出口额60.30亿美元,占310直播网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0年的17.1%提高到42.3%

2、引进外资实现超常规发展

据市外经局统计,“十五”期间,310直播网共新批准外商投资项目3430个,协议注册外资171.9亿美元,实际到帐注册外资91.9亿美元,三项指标分别比“九五”期间增长87.3%251.6%165.7%,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5.4%50.1%22.2%

“十五”期间,310直播网共新批准(含增资)千万美元大项目866个,协议注册外资114.8亿美元,分别同比“九五”期间增长434.6%206.2%。其中,三千万美元以上重大项目56个,协议注册外资22.6亿美元,分别同比“九五”期间增长460%111%;超亿美元以上特大项目17个,协议注册外资12.49亿美元,分别同比“九五”期间增长466.6%31.2%

一是对跨国资本的吸引力不断增强。2005年310直播网共计吸引49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在宁投资,以实际到帐注册外资金额排序,前5位的国家和地区为香港、维尔京群岛、韩国、德国和美国,合计到帐注册外资13.6亿美元,占310直播网总量的67.8%。二是引资结构发生可喜变化。2005年在我市新批准的728个外资项目中,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项目达到256个(占310直播网总量35.2%),协议注册外资21.9亿美元(占310直播网总量的40%),是历史上程度最高的年份。截至2005年底,我市引进美国爱默生电气、艾欧史密斯等世界著名企业的研发机构累计达到了23家。三是服务业利用外资全面发展。2005年310直播网共新批准服务业外资项目221个,实际到帐注册外资5.4亿美元,占310直播网总量比重为26.8%

3、对外合作呈现跨越式进展

2005年我市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咨询设计新签合同额5.22亿美元,是“九五”末的3.2倍;完成营业额4.83亿美元,是“九五”末的3.5倍;在外劳务人员6313人,比“九五”末增加37.4%外合作呈现跨越式进展,外经企业国际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一是民营企业成为境外投资的骨干力量。2005年我市中方投资额为前四年总和的160%,是境外投资发展最快的一年。民营企业的对外投资额占310直播网中方对外协议投资的70%。在310直播网18个境外投资项目中有16个为民营企业,且境外投资以发达国家(地区)为主。二是外包工程的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2005年310直播网境外项目累计完成合同额、营业额分别达到4.7亿美元和3.8亿美元。

六、社会事业实现全面进步

伴随着“十五”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社会事业实现长足发展。

1、城市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2002年在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个疏散、三个集中一城三区的城市发展思路指导下,抓住2005年我市承办第十届全运会的机遇,通过实施两次重大的区划调整,加速了我市新城区的扩张,掀起了新一轮的城市建设。加快绿色南京建设,2005年310直播网造林面积10267公顷,是2000造林面积的4.8倍,310直播网森林覆盖率达19.5%

2005年末310直播网拥有各级环境监测站14个,空气质量良好以上级别的天数达到304天,占全年的83.2%。310直播网烟尘控制区总面积达494.4平方公里,比2001年扩大了72.3%;环境噪声达标区总面积达到329.8平方公里,比2001年扩大了55.0%。310直播网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重复用水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93.75%72.77%87.86%,均为历史较好水平。

2、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

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各类保障标准稳步提高。到2005年末,310直播网实现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参保人数“五个过百万”,1.85万名失地农民进入了社会保障,16.1万名困难企业职工全部进入了医疗保险。确保各项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目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有7.5万人,农村居民有2.66万人。

2005年全年新增就业岗位19.74万个,是“十五”期间增加最多的年份,五年中累计增加就业岗位45万个,超过“十五”目标5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5%,比“十五”目标低0.5个百分点,也是五年来较低的年份。

3、各项社会事业更加发达

数据显示,“十五”期间,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教育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增加值分别高于三产平均增长速度5.11.53.41.5个百分点,显示了社会公共事业的蓬勃发展后劲。

一是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丰硕。“十五”期间,310直播网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两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称号。2005年末310直播网拥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别为48人和32人。200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4%,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2005年专利申请量达5228 件,比2000年增长36.2%。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2321件,占总申请量的44.4%,专利授权量2166件。2005年,软件产业销售收入为166亿元,是2000年销售收入的9.2倍,“十五”年均增幅高达55.9%

二是各类教育事业蓬勃发展。2005年末,我市拥有在宁普通高等学校(不含部队院校)38所,比2000年增加了11所,2005年全日制高等学校在校学生50.37万人,比2000年增加28.68万人。在宁高校招收研究生2.04万人,在校研究生5.75万人,分别比2000年增加1.3万人和3.97万人。2005年,310直播网拥有普通中学234所,在校学生32.26万人。拥有小学419所,在校学生30.51万人。拥有幼儿园481所,在园儿童10.66万人。

三是公共卫生体系得到加强。2005年末310直播网拥有医疗卫生机构1612个,比2000年增加34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30个,卫生防疫和防治机构29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15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2.6万张,比2000年增加0.2万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3.4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含助理医师)1.43万人,护师和护士1.19万人,卫生防疫和防治人员2734人。310直播网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6人,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4.2张。“十五”期间,310直播网医疗卫生体系进一步健全,卫生资源配置不断优化,成功地战胜了非典疫情。310直播网农村已基本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参保率达到91%。310直播网初级卫生保健合格镇(街)占所有镇(街)的比重达100%,建成村标准卫生室596所。合作医疗行政村覆盖率达100%

四是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迅速310直播网深入实施文化南京战略,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进一步彰显。2005年末310直播网共有文化馆16个,公共图书馆17个,博物馆14个。14个档案馆向社会开放档案26.5万卷。共有广播电台2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2座,电视台2座,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4座,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到100%。体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建成了一批以奥体中心为代表的高水平场馆,第十届全国运动会获得圆满成功。

七、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十五”期间,富民优先成为310直播网上下的共识,在多项富民政策的拉动下,我市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全面攀升,跨上了一个新的历史台阶,表现为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1、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

从城市居民收入看:我市城市居民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0年的8233.02元增长至2005年的14997.47元,增幅为81.2%,年均增幅达到12.6%, 分别高于“十五”目标2997元和4.6个百分点。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省内由2000年的第四位跃居到2005年的第三,是长三角地区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最快的城市之一。

“十五”期间,南京的城市居民家庭的工薪收入由2000年的5605.89元增长至2005年的10892.31元,增幅为94.3%,成为推动城市居民家庭的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人均经营性收入也由2000年的80.57元增长至2005年的532.58元,增幅为5.61倍。同时,人均出租房收入由2000年的29.28元增长至2005年的98.94元,增幅为2.38倍。

从农村居民收入看十五以来,市委、市政府以富裕农民为核心,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出发,对“三农”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随着富民工程的深入推进,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25元,高出20002163.33元,高于“十五”目标750元;“十五”年均增长9%,高出目标3个百分点。

在农民收入增长的构成中,工资性收入的贡献率最大,由2000年的人均1733.94元提高到2005年的3416元,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经营性收入保持稳定,由2208.79元增加到2461元;财产性收入增长最快,由2000年的33元增加到203元,比重提高2.5个百分点;转移性收入由85.94元增加到145元。

2、城乡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

 “十五”期间,我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总支出由2000年的8162.05元上升到2005年的15012.03元,增幅为83.9%,年均增长13.0%。我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由2000年的7047.46元上升到2005年的10704.34元,人均消费支出首次超过万元,增幅为51.9%,扣除物价因素后年均增长7.8%。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2000年的2497.53元增加到4375.95元,增幅为75.2%,快于城市居民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

住房条件改善。“十五”期间,我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2000年的20.18平方米上升到2005年的24.30平方米。2005年底,我市城市居民中有43.4 %的家庭达到建设部人均一间房的小康指标。

我市农村居民家庭人均住房面积由2000年末的33.8平方米上升到42.8平方米,增长了26.8%。

消费档次提升。“十五”期间,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市城市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呈下降态势,由2000年的40.0%下降到2005年的36.1%,五年间下降了3.9个百分点。我市城市居民家庭每百户的洗衣机、电冰箱、彩电、空调、热水器、移动电话等高档消费品得到普及,其中彩电、空调、移动电话的百户拥有率均超过了100%,百户拥有量比2000年分别提高了13.1%、1.12倍、4.07倍。抽油烟机、影碟机、微波炉的百户拥有率也随着住房条件的改善而提高,分别达到87.5%、75.6%和92.1%。摩托车、家用电脑、摄像机的百户拥有量比2000年分别提高了1.06倍、1.84倍、5.69倍。家用小汽车百户拥有量达到4.88辆。

我市农村居民家庭消费耐用物品的能力在五年内获得显著提升,中档生活耐用消费品基本在我市农户家庭普及,并逐步演变成家庭生活离不了的必需品。“十五”末,空调器、热水器、摩托车、电冰箱等四样耐用消费品分别达到51、56、58、66台(部)。移动电话每百户拥有量更是由2000年8台跃升至121台;而彩电和固定电话的普及率继续提高,每百户拥有量由2000年的74和52台(部)上升为121和92,增幅分别为63.5%和91.7%。主要由城市家庭使用的一些高档耐用消费品也受到农户家庭青睐,家用计算机、组合音响、影碟机、微波炉、抽油烟机的每百户拥有量在“十五”期间大幅增加,分别达到7、26、46、26、23台。

八、小康社会建设进展顺利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战略方向,也是南京“两个率先”的发展目标,几年来310直播网上下咬住省委制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预定目标不放松,小康社会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效。2005年在考核的25个子项指标中,我市已达到全面小康目标值的指标有19个,达标率为76%

25个单一指标中,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市化水平、城镇登记失业率、农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农村行政村通灰黑公路(或航道)比重、城镇人均拥有道路面积、百户家庭电话拥有量、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恩格尔系数、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城镇劳动保障三大保险各自覆盖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城镇社区居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农村村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城市绿化覆盖率,已达到全面小康目标值。

特别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的大幅提高和城镇劳动保障三大保险中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失业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各自覆盖面均超过95%,使富民政策得到更加全面的落实和体现。

总之,经过“十五”五年的奋斗,我市经济和社会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十一五”时期创造新的辉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更需要积极面对经济稳定和经济安全带来的挑战,认真解决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继续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经济素质,继续推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

今后一段时期将是310直播网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阶段,也是实现“两个率先”进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将处于难得的新的发展期和新的上升期。我们只有紧紧抓住和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进行发展模式创新和体制创新,继续坚持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和节约优先方针,才能在更高层次上实现310直播网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

 

指标

单位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1073.54

1218.51

1385.14

1690.77

2067.18

2411.11

 

按可比价计算的增长速度

%

11.1

12.8

15.0

17.3

15.1

 

   第一产业

亿元

57.56

61.94

65.73

69.51

75.27

80.04

 

   第二产业

亿元

491.87

544.66

610.65

802.24

1003.99

1200.28

 

   第三产业

亿元

524.11

611.91

708.76

819.02

987.92

1130.79

 

人均 GDP(按户籍人口计算)

19838

22197

24816

29780

35770

40887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费总量

吨标煤/万元

1.71

1.58

1.48

1.38

1.37

1.36

 

非公经济实现GDP占310直播网比重

%

27.1

29.6

32.0

33.6

35.6

37.0

 

 

 

 

指标

单位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农林牧渔总产值(现价)

万元

1063412

1132937

1200110

1325889

1496585

1553837

 

粮食产量

万吨

143.37

124.98

110.52

86.31

102.39

96.54

 

油料产量

万吨

22.01

23.57

21.49

20.05

20.98

21.17

 

牛奶产量

万吨

6.71

8.96

9.95

10.77

12.50

13.80

 

水产品产量

万吨

12.93

14.19

15.22

16.20

17.41

18.04

 

年末耕地面积

千公顷

302.84

294.86

261.61

250.51

245.58

245.60

 

 

 

 

指标

单位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全部工业增加值

亿元

424.81

469.67

523.00

691.99

869.51

1043.18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亿元

1602.79

1773.56

1973.25

2509.38

3153.43

4063.48

 

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

亿元

1540.22

1663.06

1890.19

2452.99

3091.44

4027.3

 

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

亿元

142.37

156.49

183.41

242.29

344.3

365.08

 

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

%

26.9

26.3

21.4

23.0

30.8

30.4

 

 

 

交通、邮电

 

指标

单位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客运量

万人

15294

16197

16868

16800

19394

20537

 

货运量

万吨

14102

15749

16275

15147

16942

18083

 

邮电业务总量

亿元

51.51

30.80

41.50

46.05

52.39

71.78

 

年末移动电话用户

万户

95

136.84

190.75

299.59

384.34

454.27

 

国际互联网用户

万户

88.32

68.10

82.40

68.40

62.90

 

 

 

内贸、外经

 

指标

单位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509.39

565.42

637.23

728.99

863.85

1005

 

按同口径计算的增长速度

%

11.0

12.7

14.4

18.5

16.3

 

进出口总额(经营单位)

亿美元

91.02

95.88

100.94

147.12

206.39

270.90

 

  #出口总额

亿美元

53.69

57.51

60.11

76.65

104.60

142.45

 

对外承包劳务实际完成营业额

亿美元

13725

15015

31653

41595

46009

48326

 

 

 

固定资产投资

 

指标

单位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亿元

412.20

464.91

602.95

954.05

1201.88

1402.72

 

按同口径计算的增长速度

%

12.8

29.7

58.2

26.0

16.7

 

  #房地产开发

亿元

99.34

111.00

137.63

183.80

292.88

296.14

 

按同口径计算的增长速度

%

11.7

24.0

33.6

59.3

1.1

 

 

 

 

 

财政、金融

 

指标

单位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财政收入

亿元

164.58

204.77

264.92

335.03

403.65

510.17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亿元

88.98

108.48

115.60

136.48

169.88

211.07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

亿元

2149.49

2494.15

3005.89

3821.37

4412.06

5263.25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亿元

698.59

829.36

1031.01

1253.85

1382.24

1677.49

 

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

亿元

1766.99

2044.62

2549.31

3546.40

4245.66

4659.81

 

 

 

人民生活

 

指标

单位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233

8848

9157

10196

11602

14997

 

农民人均纯收入

4062

4311

4579

4923

5533

6225

 

城镇单位职工人均工资

11897

14103

16220

18853

22180

25215

 

城市居民人均居住建筑面积

平方米

20.18

20.40

20.01

21.28

21.61

24.30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上年价格为100)

%

100

99.9

97.9

101.4

103.0

102.1

 

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彩电数

141.3

140.3

138.3

142.3

146.8

159.9

 

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家用电脑数

24.0

260

32.8

39.9

45.2

68.3

 

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移动电话数

30.3

45.3

70.8

107.0

120.6

153.9

 

 

 

教育、文化、卫生

 

指标

单位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

万人

21.69

27.80

34.78

42.94

49.15

56.11

 

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

万人

25.38

29.07

32.38

33.92

33.93

32.26

 

普通高校招生数

万人

7.66

10.17

10.78

12.36

14.81

16.48

 

公共图书馆总藏量

万册

1003.1

1025.4

1048.7

1098.0

1118.6

1150.1

 

报纸总印数

万份

157457

171302

168103

171519.1

167232.1

169711.4

 

杂志出版量

万册

10615

9850

9650

9289.2

8708.15

7699.44

 

电视节目套数

14

15

17

18

22

28

 

卫生机构数

1269

1257

1335

1329

1513

1612

 

卫生技术人员数

35270

34640

32035

32002

32857

34000

 

医院床位数

23673

23501

23059

24162

25798

26148

 

注: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和招主数均含研究生。

 

版权所有®南京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