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京统计年鉴—2009》以大量的统计数据,全面、系统地反映了2008年南京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情况,是一本数据信息密集、内容广泛的资料性工具书。由于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反馈的原因,本年鉴延误至今出版,给读者使用带来不便,我们深感歉意。

二、  全书内容分为18个篇目,即:1、综合;2、国民经济核算;3、人口和就业;4、人民生活;5、价格指数;6、农业;7、工业和能源;8、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迅业;9、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10、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11、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业;12、财政、金融和保险;13、科技和教育;14、文化、卫生和体育;15、司法、社会福利与其他社会活动;16、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17、区县社会经济;18、附录。为便于读者正确地使用资料,各篇目还附有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三、年鉴中的国民经济核算、工业和能源、房地产业和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的统计数据依据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获得;对经济普查前的20052007年310直播网及各区县地区生产总值数据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四、“区县社会经济”中由我局统计的经济类指标为评价口径。即对坐落在各区县行政区域范围内的所有经济活动单位进行全面统计的基础上,扣除部分因跨区域不便分割,以及经研究暂不纳入本区县评价的单位数据。

五、为避免读者使用年鉴发生理解歧义,本年鉴对来自非统计部门的数据尽量说明数据来源和取得范围。

六、本年鉴部分数据合计数或相对数由于单位取舍不同产生的计算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

七、读者在使用统计资料时,凡与本年鉴有出入的,均以本年鉴为准。

八、本年鉴中符号使用说明:“--”或“空格”表示数据不详或无该项数据;

                        #”表示其中的主要项;

                        *”表示另有注解。

九、《南京统计年鉴》公开出版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对年鉴的内容和编辑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对此,我们深表谢意。欢迎读者继续对年鉴的不足之处给予批评指正,帮助我们进一步提高编辑水平,以期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

 

 

 

                               《南京统计年鉴》编辑部

                                  200912

 

版权所有®南京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