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可支配收入  指调查户在调查期内获得的,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调查户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可支配收入既包括现金,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可以根据调查对象范围的不同,分为全体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

消费支出  足家的全于消费品务性消不同食品活用 教育、其可以根据调查对象范围的不同,分为全体居民消费支出、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指某一时点城乡居民存入银行及农村信用社的储蓄金额,包括城镇居民储蓄存款和农民个人储蓄存款,不包括居民的手存现金和工矿企业、部队、机关、团体等单位存款。

从业人员工资总额  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199011日310直播网一号令)进行修订,本单位在报告期内(季度或年报)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工资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是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劳务派遣人员工资总额和其他从业人员工资总额之和。

工资总额是税前工资,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为其代扣或代缴的房费、水费、电费、住房公积金和社会保险基金个人缴纳的部分等。

工资总额不论是计入成本的还是不计入成本的,不论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的,均应列入工资总额的计算范围。

从业人员平均工资  指平均每人所得的工资额。指本单位从业人员在报告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工资额。

计算公式为: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报告期从业人员工资总额÷报告期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版权所有®南京市统计局